2025 年(第四届)辽宁省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实施方案
一、竞赛规程
(一)竞赛名称
2025 年(第四届)辽宁省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。
(二)竞赛目的与意义
大赛旨在进一步提高辽宁省高校智能技术教学水平,切实提高大 学生智能技术在各学科中的运用能力、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 能力,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,发掘探索的潜能,塑造团队 合作意识,同时搭建高校智能技术教育经验与成果的交流平台,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。
(三)参赛对象与要求
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在读全日制本科生均可以组队参赛。每个参 赛队由同一所学校的学生组成,每组学生 1-5 人,可设 1 至 2 名指导 教师。
(四)竞赛内容与方式
1.竞赛内容
大赛作品内容共分 10 大类(赛道):
(1)人工智能
(2)大数据
(3)虚拟现实
(4)5G 移动开发
(5)Web 开发
(6)物联网
(7)元宇宙
(8)区块链
(9)游戏设计
(10)数字媒体
数字媒体类仅限利用数字化设备拍摄的各类视频,或者利用计算 机软件创作的二维、三维动画、数字漫画作品,用以解释智能技术原理或者展示智能技术应用。
2.竞赛方式
竞赛由校赛和省赛组成。校赛由各个学校组织实施。省赛分初赛评审和决赛评审两个阶段。初赛评审采取专家网络评选形式;决赛评 审采取线上答辩评选形式。
3.参赛作品要求
(1)参赛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、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,参 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。
(2)作品均应提供演示视频,时长不得超过 6 分钟。
(五)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
1.竞赛时间
校赛选拔及推荐:2025年 9 月 15 日-10 月 15 日
省级初赛:2025 年 10 月 18 日-10 月 30 日
省级决赛:2025 年 11 月上旬(具体时间待定)
2.参赛报名
(1) 参 赛 作 者 需 在 辽 宁 省 大 学 生 创 新 创 业 共 享 平 台 (cxcy.upln.cn)注册账号并填写作品团队、指导老师、作品简介等 信息。
该平台上的数据将作为参赛及打印获奖证书的唯一数据来源,请 务必保证完整准确。
(2)各高校竞赛负责人须在 10 月 16 日 17:00 前将推荐参加 省赛的《×××学校参赛作品汇总表》(见附件 1)纸质版加盖学校 主管部门公章后扫描成 PDF 格式发送到指定邮箱 Znjsyyds@126.com, 邮件主题:XXX 学校智能大赛参赛作品汇总表。
3.作品提交
每件作品的参赛资料请上传至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共享平台。上传的作品参赛资料分为作品视频和作品资料两个部分。
(1)作品视频:作品演示视频(Mp4 格式,不超过 200MB),命 名:作品简称.mp4。
(2)作品资料:作品参赛资料夹压缩包(总容量不超过 200MB), 命名:学校简称+作品简称。
参赛资料文件夹下需提交 3 个子文 件夹,命名如下:
« 01-作品开发文档
« 02-素材与源码;
« 03-答辩 PPT。
4.其他说明
(1)一名学生只能在一个赛道里参加一个作品,无论排名先后。 组委会保留随机删除重复学生的权利。学生可以跨赛道参赛,但参赛 作品总数不得超过 2 项。
(2)同一个作品只能参加一个赛道比赛,不得跨赛道参赛,否 则该作品参赛无效。
(3)每个学校每个赛道推荐参加省赛的作品数量不得超过 10 项,推荐参加省赛的作品总数不超过 40 项。
(六)竞赛环境与设施
中国医科大学将为竞赛环境与设施提供保障。
二、竞赛组织
(一)组织机构
主办单位:辽宁省教育厅、辽宁省财政厅
承办单位:中国医科大学
指导单位: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类教学指导委员会
(二)组织形式
由竞赛主办及承办单位共同组织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,由竞赛承 办单位负责竞赛的具体组织实施,由组委会聘请专家组织成立竞赛评 审委员会负责竞赛的评审工作。
(三)专家评委 请各参赛院校最多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 3 人加入专家库。专家应 具备:一是从事本大赛竞赛类别相关专业 5 年(含)以上教学与科研, 原则上具有副高(含)以上职称;二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,能够认 真、客观、公正履行评委职责。每次大赛评审从相应赛道中抽取部分 专家进行评审。请各参赛院校将“附件 3:推荐专家信息表”(excel 表格和加盖学校主管单位公章的 PDF 文件)于 2025 年 9 月 30 日前发 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 Znjsyyds@126.com。
三、竞赛规则
(一)竞赛规则
大赛组委会本着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对每一件参赛作品进行评比。
(二)评审方式
1.形式审查:竞赛组委会对报名表格、材料、作品等进行检查。 针对有缺陷的作品提示参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修正。对报名分类不恰 当的作品限期予以纠正。
2.作品分组:对所有提交的有效参赛作品进行分组,并提交竞赛 评审委员会进行网络评选。
3.省赛初赛初审:每件作品至少指定 3 名专家进行网络评审。
4.省赛初赛复审:竞赛评审委员会对省赛初赛初审有较大分歧意 见的作品,根据回避原则安排有关专家进行复审。
5.省赛决赛评审:采用评委专家线下集中评审,选手线上答辩的 形式进行。
6.确定获奖作品:根据作品评审情况,确定省赛获奖名单。
(三)奖项设置
竞赛设作品等级奖、优秀指导教师奖、优秀组织单位奖和优秀组 织个人奖。
1.作品等级奖
竞赛设一、二、三等奖,一、二、三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实际参 赛作品数量的 10%、20%、30%。
2.优秀指导教师奖 授予指导学生获一等奖且排名第一的指导教师。
3.优秀组织单位奖 授予参加赛道全面、作品数量多及省级竞赛成绩优异的院校。
4.优秀组织个人奖 授予积极组织、协调、配合比赛的学校竞赛负责人。
(四)申诉与仲裁
竞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负责受理申诉。受理申诉的重点是违反竞 赛章程的行为,包括作品抄袭、不公正的评比等。对于要求复评以提 高获奖等级的申诉,原则上不予受理。
1.申诉时间。申诉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公示期内提出申诉。
2.申诉形式。申诉须以实名、书面形式提出。个人提出的申诉, 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、工作单位、通信地址(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 邮件等),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;单位提出的异议,须写明联系人的 姓名、通讯地址(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等),并加盖公章。
3.申诉调查与回复。大赛组委会对提出申诉的个人或单位信息给 予保密。与申诉有关的学校的相关部门,要协助大赛组委会对异议进 行调查,并提出处理意见。大赛组委会在公示期结束后 5 个工作日内 向申诉人答复处理结果。
(五)竞赛结果公示
竞赛结果将在决赛结束 5 日内在“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 享平台”(http://cxcy.upln.cn)进行公示。
四、其他
(一)领队与选手须知
1.参赛学校竞赛负责人应安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本校参赛作品 的组织、纪律监督以及内容审核等工作,保证本校竞赛的原创性、规范性和公正性。
2.各类别作品只接受以学校为单位参赛,不接受个人报名。
(二)联系人及联系方式
联系人:徐老师 电话:18900910905
(三)知识产权
1.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,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 争议。
2.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作品有出版、发布及展览等权利。
辽宁省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组委会